生命是一条永不回头的河,不管发源地何等雄伟,由于多么宽阔且肥沃,总有一天,这和必须带着天光云彩,留下最后一段路,那闪烁的光影不是欢迎,是辞行。
这是一本关于“老”和“老去”话题的书,从翻到此书的序言开始,我有点“抗拒”此书,一直不想翻开,并不是此书不好,而是它太过于真实的情感和真实,一下子击中我。
尤其会让我想起家人朋友,在我每每回老家时,看到曾经熟悉的亲人长辈人,头发从乌黑转到花白,腰背也逐渐佝偻,听闻曾经是左邻右舍的长辈,如今病痛缠身,或者已经逝去的消息,我对“老”的话题越来越不敢面对。
简媜的这本《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就是一本关于“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的书。
简老师是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著有散文集《水问》、《红婴仔》、《月娘照眠床》、《只缘身在此山中》、《私房书》《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等。
简老师在《谁在银光闪闪的地方,等你》序言中,毫不避忌地说,自己渐老,而她的文字之路,也一路从昔时的青春悲愁,到今日与沼泽丛林搏斗。
我避免阅读这本书,好像就可以避免现实一样,但是该来的总会来。时间之后,每个人还是“老去”,这是自然规律,无人能违背,而人生的过程,概括起来无非就是“生老病死”四个字。
1 生死相对,老病相依,残酷的自然规律“生”,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和蓬勃生机,而老,与生相对,因为老,意味着人生的路程已走过多半,日复一日,离终点的“死亡”站,越来越近。
朱颜辞镜,英雄白头,都带着末路和衰败的悲哀,看着人世终点越来越近的不甘,看着身边的人迈向终点,自己却无能为力的哀伤。
更甚的是,“老”还伴随着病痛。身体各项机能退化,就像老旧的机器,处处是毛病了,却没有零件更换,也不能彻底修复。
人们不仅害怕自己老和死亡,也害怕亲人朋友的老和死亡,因为这意味着分别,意味着天人永隔。从古到今,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在想尽办法延缓衰老,与“老”和“死”对抗,因此会迷信各种方法去求仙问道,但残酷的自然规律,对大家一视同仁。
“老病死”为人们所恐惧,因此在我们的文化里,这是避讳的话题和字词,但是“老病痛”偏偏是残酷的自然规律,并不是避免谈论就能躲过。
简老师很真实和勇敢,不仅直面生老病死,而且将这一残酷规律一一剖开了展现,文字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完整的人生应该五味杂陈,且不排除遍体鳞伤。
关于“老”的主题有很多,但很少有什么作品,将如此多的,与“老”相关的主题,集中在一起,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老”带来的压力和现实。
生老病死,不仅是自己的事,它也是家庭的事。
2 三餐四时,衣食住行,屋檐下的真实简老师直接将“老”分为几个阶段:初老、渐老、耄耋、病役到死亡,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角度和视角。
父母长辈总会老去,从初老、渐老、耄耋、病役,对家庭的影响不同。
初期还可参与家庭事物,帮忙带孩子,照顾家庭成员的生活,到后来生活只能自理,最后只能依靠他人照顾,尤其传统观念里,是默认家庭式养老,因此家有老人,与每个人都相关。
此书中有些内容,是简老师写的关于自己的阿嬷(奶奶)的记忆,除了浓烈情感的流露,还有着对人“老病痛”的直观感受,直接体会到家有老人对家庭和成员的巨大影响。
当“老病痛”与自己家庭有关时,它不再是一个“不关已身"不痛不痒的问题,而是切切实实,需要身体力行的每一天。三餐四时,衣食住行,都需要考虑,特别是床榻前的长久侍奉,这对家庭和成员是个巨大的考验。
因为不仅是人性的考验,还有对家庭情感的考验,还有现实经济的考验。养老问题,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人心,考验着世间人的人性。
在新闻里,有对老人至孝的后辈,也有遗弃老人的不孝子孙,还有惦记老人资产,抢得六亲不认的兄弟姐妹。
也有怕拖累儿女,选择独居的老人,最后交待好后事,孤独死亡的家长。
在每家屋檐下,有多少残酷又残忍的真实。
3 用文字搓一条绳索,渡生命的河虽然“老病死”在生命的长度里,只占了一小部分,有意无意被人们忽视,但是它所占生命的比重却不轻。
“老病死”是对社会也是家庭、个人的总体检。因为它隐含有家庭伦理,社会,哲学,法律,人文等等问题。
我们的家庭结构是从以前的聚族而居,变成以小家为单位的模式,越来越依赖完善的社会职能。如今“421”的家庭模式已是常态,照顾老人不管是自己和家人亲自照看,还是请专业看护,单靠家庭的力量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我们已经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人的占比逐年增加,我们的社会还没准备好。
从医疗,到养老,到看护, 从精神到物质,独居和空巢老人,无赡养老人, 每个问题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互相关联的。因此它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否安心养老,是否是个适宜养老的社会,也是社会文明的判别标准之一。
简老师的这本书,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来,希望“老龄”的问题,能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为我们一直在学习“生”的课程,唯独没有“老病死”的课程。
这样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多少人仔细想过和未雨绸缪,都是临到头了,才匆匆被动接受,一点准备都没有。简老师这本书,可以视作一次人生预习,一场“老去”场景的预演。
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老”已经是社会课题,与每个人相关。
虽然天光还算灿灿,但转眼变天的故事听多了,我也得想一遍自己的凋零结局,用文字做一条绳索,有一天牵病榻上的自己渡河。
4 “相逢在人间,无比赞叹,一切感恩”朽坏的独木舟还给大地,卸下的包袱交给世间
爱留给心所系的人,温暖赠给四方
那辽阔的自由赏给灵魂独享
“老病痛”带给我们的提示:
1 珍惜健康 如果正当年轻,活力无限,或者是已到中年,正在为生活奔波,都要珍惜现在的健康,好好养护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感受生活。
2 不要辜负生命 珍惜现在的时间,趁着现在身手敏捷,头脑清楚,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有限,今天永远比明天年轻,不要等到以后空留悔恨和遗憾。
3 放下包袱 人世的名与利,华服美食等,都是世间加诸于身的包袱,放下这些过度的追逐与执着,放下包袱,人生之路才轻松。
4 珍惜现在与父母的缘分 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好好相处,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意外和明天,说也说不准。
5 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 学会未雨绸缪,学会规避风险,为自己做养老储备,在逐渐老去的路上,不至于手忙脚乱,让养老这幅担子不要太沉。
6 不要放弃自己 如果已经归属于“老人”的行列,也不意味着自己就失去了生活,也不要将所有的精神寄托在后辈身上,要尝试寻找自我价值,焕发另一种生机。
不同年龄的人,会对《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这本书产生不同的感受,你读完有什么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