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沂河静静的山道上我没有惊动任何人,彳亍在那条曾经熟悉的树林中我看到一只瘸腿的小鸟鹊一蹦一跳地窜进那一爿灌木丛里
摇动的只是一些暗黄的秋日里的草,而我的小鸟鹊儿却没有一点儿声息
林丛里似乎仍旧有一个会作画的女人的声音
而此时,我却寻不见了
夜暮徐徐地从地平线的某处悄悄地侵袭着这河岸的四周,远山已经有些模糊了
我在一个叫“寄宿者”的小宾馆里开了一个小房间,和店家借了一个马扎爬到楼顶上坐下,我看到一条南北躺着的街道,和街道上那一片造型格外雅致的小建筑群,红的、黄的、蓝的、青的,绿的亭亭地立在那儿
不远处是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及粼粼闪光的湖水
这是一片深藏在山凹里的湖水,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儿的水有四万亩,我在坝身上行走的时候,曾是看到过郭沫若先生写下的四个刚劲有力的字:跋山水库
于是,我感觉出这片水的灵气来,曾乎与来此行走观光的文人墨客有着极大的关系呢
还有什么?树,四周的一些樟树、栗树、毛竹或者棕榈
扎在树身上的稻草垛――像个蒙古包一样,浑圆而尖顶,同样贮着雪,像戴了一顶白帽子
它应该是房屋最亲密的伙伴了,它还像什么?藏族人的玛尼堆,侗族人的塔楼
它更寻常,只是一个图腾或是符号,是与家有关的标志
它是家温暖的怀抱,看到它就会想起向晚时分从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以及灶膛里熊熊的火光
树以及会飘升的炊烟是房屋伸展开的臂膀,它在向晚的火光里微笑或哭泣,它所期待的身影能够或者未能按时出现在门前那条小道上
稍作休整,咱们随主人引领就餐
不禁想起了北京某报社的张家驹老师
他同样让我感动和思索
“你看马蹄下/奔跑的仓促的春天/绕过黄昏的院落/延长灯光下的黑暗/它沾满灰尘的影子/让我一生都生活在从前”(《阴影》),这样的诗歌让我们看到,生活与生命留在诗人内心的,是幽暗的光亮
它表明,王若冰在生活的艰辛、命运的坎坷、隐性的支出、人生的变数面前没有怨叹和畏惧,有的只是永存的奉献与感恩
正是因了这种苦难的宽容与感恩,才使诗人带着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疼痛继续上路
在王若冰笔下,以灯光、春天、花朵、爱情为意象的作品,往往具有极为广泛的现实意义,显得十分生动而富有节奏感
这些意象互摄互融的结果,使若冰诗歌的精神空间显得虚静而又博大,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和春天般的温暖
以其朦胧诗的风格,开创了乡土题材诗歌理性化创作的先河,从语言和结构上而言,给人留下许多值得思索的东西
在若冰看来,诗歌的意义在于:“诗歌只不过是诗人生命的一种方式,诗人的人格力量比任何东西都要长久的保持
通过对若冰作品的阅读,我认为,艺术没有规则,只要顺其自然了,就是好诗
在我看来,浪漫是诗人的天性,但过多的追求唯美反倒会影响意境的延伸
写诗不是写新闻和评论,只要注意把握好对抒发感情中的克制,原本疼痛的日子不在微痛,原本美丽的事物会更加美丽
就像天水师院丁念保先生在若冰诗评《在抒情中感觉生活的微痛》里写的一样,如何使诗在高蹈的惟美之外,具有更加亲切的人间烟火气息和生活的质感,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听众,恐怕是王若冰应该深思的
我觉得若冰通过后半生的努力和创新,想必其诗歌是能够走向世界的,这还用质疑吗?倾听与呈现,说实在话的若冰不是诗界的“妓者”《倾听与呈现》这本集子中的诗人、作家即是黄河流域这绵延九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浪花
以王若冰为天水文坛代表的诗群,一个有着自己个性追求的年轻诗群,在经历了在甘肃文坛上从一度辉煌走向惨败的他们,踉踉跄跄的行走振兴文艺事业的路上
正如我手头的这本评论集,里面一个个陌生艺术家名字和我要说的一样,都是天水文艺界默默无闻的艺术工作者
从他们的作品看来,分明看到的是天水乃至整个甘肃诗坛最为丰硕的成果,这其中更多的包容着过去几十年中陇原文艺的沧桑和苦难
如第三辑里在《温暖》一篇中,可见活跃在天水小城的20多位诗友立足故土,关注人生、吟颂时代和歌唱生活
诗思飞扬,又诗情各异
色彩各俱,但诗境优美
好似生意盎然的春天,以它的斑斓,以它的绚丽展现出繁茂和丰厚的诗歌实体和文化底蕴